
发布日期:2025-08-07 06:15 点击次数:122
2021年,58岁的李慧琳是上海一大学的返聘教师。由于热爱,她频繁参与学术研究和课程讲授,保持着高强度的学术压力。为了腾出时间忙于论文撰写和项目申报,她的三餐非常不规律,经常因忙碌错过正餐。为此,她经常吃几个小时的快餐或重口味的麻辣火锅来“补偿”自己。她偏爱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辣味十足的菜肴,这已成了她日常的解压方式。孩子和丈夫都劝她多注意一下身体,她却总说自己有分寸,不用过于担心……
5月7日上午,李慧琳坐在办公室的桌前,面前堆满了未完成的论文和项目资料,手中的文件一页页翻动,因为长时间盯着文件看,她感觉到自己的眼神有些模糊,仿佛有一层薄雾笼罩在眼前。她微微皱了皱眉,抬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随着她的动作,她却感觉到头顶一阵沉重感,仿那种沉重感从脑袋顶部慢慢蔓延开来,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着她的头皮,让她的头部逐渐变得愈加沉重。
她以为是自己昨天没睡好,有些精神不振,便端起旁边咖啡喝了一口,然而随着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她却突然感觉到胸口逐渐有些紧绷,那种感觉从胸口的中央开始扩散,像是有什么东西悄然压住了她的胸膛。她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想要舒缓这股压力,但随着空气进入肺部,胸口的紧绷感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加明显,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她的胸部。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困难,空气似乎变得稀薄,胸腔内传来一阵阵沉重的压迫感。
她伸出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胸口,试图缓解不适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她下意识的伸手揉了揉耳朵,但那声音却没有丝毫的减弱,仿佛无形的声音波在她耳朵周围回荡,甚至逐渐扩散到她的意识里,激起一阵又一阵的眩晕,她的视线开始模糊,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变得不真实,像是被一层薄雾笼罩。她条件反射的伸手去扶住桌角,想稳住自己身体,但手指的触感却变得迟钝,阵阵发麻的感觉传遍了整个手臂,无法完全感知到桌面的轮廓。
随着她的动作,胸口的压迫感变得愈加明显,头晕的感觉也愈加严重,仿佛整个世界在她的眼前开始旋转,她惊慌的想要发出声音,但是身体却没给她这个机会,舌头就像是打了结根本说不出完整的话。她猛然觉得眼前一黑,意识开始模糊,整个人失去了控制,倒向了桌子,发出沉重的响声。这动静很快就惊动了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立刻有人上前查看情况,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李慧琳送往医院。
救护车很快抵达,将李慧琳紧急送往医院。抵达医院后,医生迅速为她安排了各项检查。首先,医生进行了血压测量,发现她的血压已经达到了非常危险的水平,收缩压为190 mmHg,舒张压为115 mmHg,明显超出了正常范围。接下来,医院对她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心电图呈现出一定的异常波动,尤其是在T波和ST段的变化上,表明心脏负担已经异常加重。
医生随后安排了血液检查,检测她的血脂水平,发现她的总胆固醇高达6.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为4.3 mmol/L,远高于正常标准。医生还检查了她的肾功能,血清肌酐水平为150 µmol/L,明显升高,这也为高血压引发的肾脏损伤提供了证据。她的尿常规检查显示微量蛋白尿(尿蛋白+),也提示她的肾脏可能受到影响。医生结合这些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李慧琳为“重度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且已经出现了高血压对心脏和肾脏的损害。考虑到她的病情紧急,医生立刻启动了抢救程序。
首先,医生为她进行了静脉输液,以帮助稳定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开始使用降压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硝普钠快速降低血压,防止进一步的心脏负担加重。随后,医生为她接入了心电监护设备,实时监测她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以确保她的心脏不受更大的损害。同时,给予了镇静药物,帮助她减轻因高血压引起的焦虑和不适。
在医生的密切监护下,李慧琳的血压逐渐得到了控制,虽然她的血压依然偏高,但没有进一步恶化。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和观察,她的病情稍微稳定下来,医生决定将她转入病房继续治疗,并开始调整她的药物方案,计划后续进行更全面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等到李慧琳恢复自主意识,医生找到她,语气十分严肃:“李女士,您的病情已得到及时处理,但高血压的长期影响不可小觑。它不仅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衰竭等严重后果。高血压是一种‘隐形杀手’,常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察觉。”
李慧琳听到高血压会引发心脏疾病,一下子心提到了嗓子眼,立刻询问医生自己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医生回答说:“想要避免高血压引发的严重健康问题,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调整生活方式也是关键。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适量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管理压力也很重要,长期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学会通过冥想或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来减压,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您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肾脏问题等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李慧琳用力点头,表示自己听进去了。医生又嘱托她现在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等确认无异常之后才可以出院,李慧琳表示明白。等到医生走后,还是十分放心不下的李慧琳开始在网上搜寻各种有关高血压心脏病的内容——手机浏览器上很快就弹出了一则小广告,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辅酶q10”
辅酶Q10(Coenzyme Q10,简称CoQ10)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内的抗氧化物,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发挥作用,帮助产生能量。它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能量需求高的器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辅酶Q10的水平会逐渐下降。它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效果,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并促进细胞的能量代谢。此外,辅酶Q10也常用于心血管健康的支持,研究表明它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强心脏功能。李慧琳一看到对心脏有好处,想到自己的情况,立马下单了几盒,并等待出院。
李慧琳的情况一切良好,很快就被医生允许出院。在出院后,她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她深知药物治疗对于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每天按时服药,确保药物的效果稳定发挥。同时,她也开始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她还开始注重控制体重,选择低卡路里、高纤维的食品,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而等待辅酶q10到货之后,她仔细咨询了医护人员的建议,确认的确对心脏有好处,而且自己这个情况也的确可以服用之后,才开始服用。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改变,李慧琳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她的整体健康状况也逐渐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一个月后,李慧琳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医生安排了血压测量、心电图、肾功能测试和血液检查,以确保她的病情得到持续监控。在复查时,医生首先测量了她的血压,发现她的血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上限,因此继续保持原有的药物治疗方案。
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心脏功能有所改善,T波和ST段的异常波动得到了缓解,表明心脏负担有所减轻。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脂水平有所下降,总胆固醇降至5.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也恢复到4.0 mmol/L左右,显示出她的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已产生积极效果。肾功能检查显示血清肌酐水平回落至120 µmol/L,尿常规中的微量蛋白尿也有明显减少。
医生对李慧琳的复查结果表示满意,并强调她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确保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稳定。李慧琳也表示,她将继续保持规律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力求长期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风险——李慧琳在得知复查结果后,露出了轻微的微笑,心中充满了松一口气的感觉,感谢过医生的建议之后,就欢天喜地的拿着诊断结果出了门。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2年,在这个过程中,李慧琳一直严格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检查结果也一次比一次更加稳定。就在李慧琳以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回到了正轨,不用过于担心心血管的问题的时候,意外却突如其来——2023年4月14日吗,李慧琳正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修改着学生的论文,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她感觉自己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像是有一层轻薄的雾气笼罩在眼前。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揉了揉眼睛,试图恢复清晰的视力。然而,模糊感并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她用力眨了几下眼睛,想要恢复集中,但却无济于事。她心中嘀咕,以为是自己坐得太久,老花眼度数升高了,便试图站起身活动一下。
但她刚站起来,就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却显得异常沉重,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压住,每次尝试移动时,腿部肌肉似乎不再听使唤,像是被某种无形的重物牢牢固定住,让她无法再前行,她的脚底像是被粘住了,根本无法提起步伐,她皱眉,以为是自己坐大太久了。弯腰轻轻的捶打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但胸口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压迫感,像是有一块沉重的石块紧紧压住了她的胸腔。她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试图缓解那股压迫感,但肺部似乎无法完全扩张。随着呼吸的急促,胸口的沉重感愈加明显,仿佛那块无形的重物越来越沉,紧紧地锁住了她的胸部。
这莫名的异样感让李慧琳试图用力呼喊,但喉咙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堵住,声音根本无法发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几乎要将她击垮。很快她的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周围的声音变得遥远而模糊,仿佛一切都在渐渐远离她——很快,她整个人也重重的摔倒在地上,失去了对外界的一切感知。好在很快有学生来询问李慧琳题目,发现了她晕倒,赶紧将她送往医院。
李慧琳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了解情况之后,迅速为她安排了血液检查、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项目。血液检查显示:她的肾功能严重受损,血清肌酐值高达220 µmol/L,远高于正常范围(70-115 µmol/L)。尿常规检查:显示明显的蛋白尿(尿蛋白+3),表明她的肾脏过滤功能几乎丧失。医生立刻安排了肾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肾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坏死和轻度萎缩,提示急性肾衰竭的可能性极高。
心电图呈现一些轻微的异常,T波倒置,提示心脏负担过重。尽管医生立刻开始了肾脏功能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液和透析治疗,但李慧琳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她的身体未能恢复正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逐渐进入了多脏器衰竭的状态。尽管医护人员进行了积极的抢救措施,并且安排了全力支持,但由于肾功能的急性衰竭和身体的多重损害,李慧琳最终未能挺过来。她的生命体征在数小时内逐渐消失,最终宣布其不治。
李慧琳的丈夫在得知妻子的情况后匆匆赶到医院。看到医生面色凝重地站在急诊室外,他的心瞬间沉了下来。当医生低头对他说出“已经尽力了”的话时,他的世界瞬间崩塌。站在医院走廊里,他的双腿一软,几乎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他紧紧抓住医生的袖子,声音哽咽,充满了愤怒与绝望:“我妻子这段时间一直严格按照你们的要求生活,她改变了饮食,开始规律运动,按照你们说的做,你们告诉我,为什么她会突然就……就没了?你们做了什么?为什么找不到原因?”
医生沉默片刻,低声回答:“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所有的临床表现都指向了急性肾衰竭和多脏器衰竭,但明确的致病因素还在寻找——我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了医院,医院会组织专家会诊,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不久之后,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专家会诊,来自心脏、肾脏、内科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经过数小时的讨论,尽管每位专家都提出了自己可能的见解,但最终依旧没有一个能解释李慧琳病情突发的明确原因。肾脏和心脏的功能衰竭似乎是并发的,但为什么会在她体内发生如此迅速且致命的病变,所有专家都感到困惑不已,彼此只能默默交换无言的眼神。就在场面马上要陷入僵局的时候,科室主任开口,表示自己有侯凡凡院士的联系方式,她说不定会对这个病例有兴趣。专家们沉默了一瞬间,紧接着就是激动起来,他们立刻催促着主任联系侯院士。
侯凡凡院士,中国科学院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她是国际公认的肾衰竭防治权威。其突破性研究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的风险达43%;并创建根据尿蛋白调整剂量的新疗法,使患者进展风险再降50%。她还揭示了加速肾纤维化的关键机制,为防治提供新靶点。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被誉为“改变全球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多次获国家科技奖,是肾病领域当之无愧的权威
经过短暂的等待,主任拨通了侯凡凡院士的电话,简要寒暄之后说明了李慧琳的病情。侯院士表示自己确实对这个病例感兴趣,并愿意进一步了解,科室主任立刻将李慧琳的电子档病例发送,一会议室的人全部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侯凡凡院士给出最后的答案。30分钟之后,侯凡凡院士看完了所有的病历资料,但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求联系患者家属。在主治医生的帮助下,双方很快进行了联系。
侯院士在电话中首先询问了患者的一些常规情况,如平时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以及是否有家族病史等问题。李慧琳的丈夫详细回答了每一个问题,然而侯院士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直到当谈到李慧琳平时是否服用任何保健品时,李慧琳的丈夫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侯院士注意到了这个停顿,便追问:“她是否有服用过任何保健品?例如抗氧化类或心血管相关的保健品?”经过片刻的沉默,李慧琳的丈夫终于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她确实有在服用辅酶Q10,最近一直在吃,说是对心脏有益。”几乎是瞬间,侯凡凡院士便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测是对的,问题就出在辅酶q10上面!
她轻轻的叹了口气:“真是可惜啊!辅酶q10是一种常见的补充剂,通常用于增强心脏功能和抗氧化,理论上它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是,它在服用时有3个细节需要注意!患者李慧琳,正是因为在服用了辅酶q10的同时,忽略了这3个细节,最终才会导致落得肾衰竭的下场!这不是单一事件,全国范围内临床类似的病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真的需要反思啊!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患者直到现在对此都毫不知情,如果能够早点注意到这3点细节,也不至于发生到如今这种难以挽回的局面……”
李慧琳在服用辅酶Q10的过程中,忽略了几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她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细节。首先,她忽视了辅酶Q10的过量使用。最初,李慧琳按照建议的剂量服用辅酶Q10,觉得这对她的健康有所帮助。她主要是感到疲倦,工作压力大,常常加班到深夜,因此开始服用辅酶Q10帮助自己恢复精力。初期,她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所改善,于是觉得它的效果很好,便悄悄地增加了每天的剂量。她认为补充更多的辅酶Q10能进一步增强身体的活力和抗氧化能力,但却忽视了补充的量不应过大。尽管辅酶Q10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适量使用时有益健康,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其他代谢系统,尤其是肾脏的代谢路径。过量的辅酶Q10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代谢排泄,反而加重了肾脏的排毒压力,逐渐导致肾脏功能的衰竭。她并未意识到,补充保健品并非越多越好,反而需要在专业指导下控制剂量,适量才是健康的关键。
第二个细节是她忽视了饮水量的变化。李慧琳在服用辅酶Q10的同时,因工作繁忙和对保健的过度关注,逐渐减少了自己日常的水分摄入量。由于工作的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坐姿,她很少有机会去关注自己的水分摄入。在服用辅酶Q10之后,她便认为它能带来更多的能量和抗氧化效果,因此就没觉得自己需要额外多喝水。李慧琳工作时常常忘记喝水,直到自己感到口渴时才偶尔喝上一两口,但每次的水量非常有限。这一习惯在不经意间加重了她肾脏的负担。水分的缺乏使得她的肾脏无法正常地进行代谢和废物排泄,导致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逐渐积累。肾脏本应起到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水电平衡的作用,但长期缺水使得她的肾脏功能开始逐渐受损。虽然辅酶Q10本身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它并不能替代身体对水分的基本需求。李慧琳未能意识到,适量的水分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健康的必要条件,忽视这一点,无形中加剧了肾脏的负担,最终使她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第三个细节是她忽略了季节性变化对保健品效果的影响。李慧琳在冬季开始服用辅酶Q10,觉得它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帮助她应对寒冷季节中的疲劳。然而,她并没有意识到季节的变化对身体代谢的影响。进入寒冷的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自然变慢,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下降。寒冷的气候和较低的温度使得体内的血液循环减慢,这时候,辅酶Q10的效果并不像在温暖的季节里那样显著。虽然辅酶Q10对体内的抗氧化有帮助,但在冬季,由于身体吸收代谢效率较低,辅酶Q10的效果被减弱,体内营养的吸收失衡可能导致辅酶Q10在体内的作用不尽如人意。此外,李慧琳在冬季并没有调整她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季节性变化,她依然继续高盐、高脂肪的饮食,未能根据季节性变化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肾脏和心脏因此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未能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补充剂的剂量和生活方式,成为了她健康崩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悄然对李慧琳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慧琳在使用辅酶Q10时并没有意识到过量使用的风险,她忽视了辅酶Q10与肾脏之间的潜在关系,长期的过量补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同时,她对水分的忽视以及季节性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导致她未能充分发挥身体的最佳代谢能力。逐渐的,肾脏的功能开始下降,最终发展为急性肾衰竭。李慧琳本可以通过更加科学的用药方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身体状态,避免这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发生。正因为这些微小的疏忽,李慧琳的健康遭遇了难以挽回的损害,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节,合理使用保健品和调整生活方式,以保障身体健康。
[1]李建华,李闯,魏永兴,等. 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5,37(12):35-37+41.
[2]杨雅煊,华雨,陈思,等. 辅酶Q10脂质体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25,38(03):14-20.
[3]李静,赵晓静,韦晓洁,等. 辅酶Q10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24,13(08):1294-1297.